貿易有進口出口之別,它是有方向性的,品牌在進入國際市場也就涉及了貿易,與在其國内銷售有著很大的差異。在國内是知名品牌,或許也建立了銷售通路,但要進軍國際市場之前,還是有很多準備要做。

台灣品牌商家進入國際市場的Checklist:

1. 品牌國際化
- 品牌説的是國際語言嗎
- Logo 圖檔的國際化

2. 商品與包裝的國際化
- 產品内容使用的是目標市場的語言嗎
- 目標市場的安規,相應標識法規遵守了沒有

3. 產品市場競爭策略
- 做足pricing benchmark了沒
- 各國當地定價不是換算貨幣而已

4. 成交的條件成熟嗎
- 憑什麽可以讓買家先付款再出貨
- 憑什麽讓代理商要幫你進口備貨

5. 花錢參加國際展找客戶
- 設定合理的預期很重要
- 參展的目的是在找買家還是合作夥伴

6. 國際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
- 售後服務的成本必須算好
- 客服SOP流程必須公告

7. 國際金流與國際物流的處理
- 進口規費稅金與倉儲的成本清楚了沒有
- 各國外貿進口相關法規
從產品來看,如果發現品牌國際化的準備還不是那麽到位,也還沒有完全符合目標市場正式報關進口的條件,找海外代理商買貨進口就不是很現實的期待。
行銷上來説,品牌商家在批量出貨前,應該先對當地消費者做好品牌推廣,對消費者建立知名度,要找合作夥伴就不難。

如果從貿易層次的金流與物流來看,整批進口所需處理的事務與零單銷售的差別很大,前者包含產品測試安規等要全部到位,後者經由跨境電商的零售模式可以得到簡易解決。

One Comment